我想最近一定有甚麼不好的事會發生,而且被擋掉了。因為,三個月內竟被抄了四次牌!不管誰的歷史都沒有這種前例吧,真是被抄得措手不及。
前兩次都是因為那張通知書不知飛哪去了,我沒收到,一個月後直接寄到我家,一收到信看了日子與上次才相差一個月,心想不妙,馬上到樓下打算轉移陣地,誰知,牛角位上又夾了張新鮮熱辣,這個月的。
唉,6月24日,7月27日,8月25日。8月20日在公司樓下中招,車友說,泊了七個月,一張都未中過。但我剛泊一個月,而且一個月內還不知有否泊足七日,竟被我撞到兩次,一次好彩,一次真是不知不覺。
一直擔心車底太低上不了石膊,而且那個位置風吹雨打才久久不轉位,今天還是要死心踏地轉移陣地,果然不出所料,狠下心扭油上膊時,一聲「慘叫」,發自我,與我雲佬仔的底底,唉…
發生乜事,連最愛的四腳礸石耳針都可以洗個面時流進洗手盆被沖走!已經不開心了一排。
好,破財擋災,破財檔災!
重看。
又看了一次生日快樂。
這次終於得到他證實,第一次進戲院看時的確是遲了進場,難怪每次看,前面的幾個場景總是分外陌生。
我總懷疑,小米的家是在中環,那次走過中環,看到的那幢舊樓最像,卻忘了街名。
重看又重看,是因為小米家的白色木框大門,米爸和小南吸煙的露台,小米睡在小南大腳上的那張SOFA,小南從背後緊抱小米的那個街角,小南送小米離開的那條街邊,小米呷小南醋的那間BRUNCH CLUB門口,阿寶那場婚禮的PARTY… 而小米獨居後的那張靠窗的紅色SOFA,在白色牆下,那突兀的牆柱,那張他們吃麻辣火鍋的桌子,卻是後來夢中時常出現的場景。
所以醒來後,都很想再看一次。
第一次出戲院後對他們那種關係的矛盾、不解與迷惑,每次看,似乎都能明白一點點。很多事,若非經歷是很難徹底理解。
果然是很好的催淚彈。
有時的執著,是性格使然而已。
嗯,依然懷疑小南的HKU宿舍是不是U HALL,那次偶然去到U HALL,真恨自已不是男兒身。
*後補:啊~小米家真的在儒P學社那條街上啊,說不定就是當時我們指著來討論想住三樓還是二樓的那幢。
這次終於得到他證實,第一次進戲院看時的確是遲了進場,難怪每次看,前面的幾個場景總是分外陌生。
我總懷疑,小米的家是在中環,那次走過中環,看到的那幢舊樓最像,卻忘了街名。
重看又重看,是因為小米家的白色木框大門,米爸和小南吸煙的露台,小米睡在小南大腳上的那張SOFA,小南從背後緊抱小米的那個街角,小南送小米離開的那條街邊,小米呷小南醋的那間BRUNCH CLUB門口,阿寶那場婚禮的PARTY… 而小米獨居後的那張靠窗的紅色SOFA,在白色牆下,那突兀的牆柱,那張他們吃麻辣火鍋的桌子,卻是後來夢中時常出現的場景。
所以醒來後,都很想再看一次。
第一次出戲院後對他們那種關係的矛盾、不解與迷惑,每次看,似乎都能明白一點點。很多事,若非經歷是很難徹底理解。
果然是很好的催淚彈。
有時的執著,是性格使然而已。
嗯,依然懷疑小南的HKU宿舍是不是U HALL,那次偶然去到U HALL,真恨自已不是男兒身。
*後補:啊~小米家真的在儒P學社那條街上啊,說不定就是當時我們指著來討論想住三樓還是二樓的那幢。
收工後。
ryo,你能想像聽著Tanya駕著機車在靠海的山邊馳過,然後看到山的周邊染著一層夕陽紅。
從公司出來,不用半個小時,已經可以把雙腳浸在海水中。這才發現,聖士提反灣靠岸的海水清得猶如墾丁的南灣。
香港的南灣,果然名不虛傳。去到時已經日落,傳言中的奇境沒看到,但真的是個好地方。
這次我記熟路線,去大潭,去南灣。
-------------------------
真是佩服家好月圓的編劇。如此捉得緊這種微妙的關係。荷媽與JO飽是否真的沒甚麼,JO飽說得誠懇,連我都信了。但阿紅依然心有鬼,因為人是她搶過來的,當然也怕被別人搶去。她不是不信JO飽,只是她更相信男人的感情,比女人更難預計,這一刻他說甚麼都是真的,下一刻要變心連男人自已都不能控制。
每一個角色都很典型。
奧運
幾天來鋪天蓋地的奧運,開始讓人有點疲累。天天讀報,要聞、專欄、評論、娛樂、連教得樂都做了兒童運動的專題。各有各的奧運態度,各有各的支持點。
不說不說還須說。看奧運。
我想問,像我們這般大的,誰不是被打大的?或是我特別頑皮,從小媽媽打斷幾支雞毛掃數不了,最後還是用織冷衫的冷針,鐵製的,不會斷,打下來,偏不哭,不求饒,再打。(還記得任性如我被打得瘋了拿起刀想同媽媽死過)這就是中國式的管教方法,哪像現在的香港,一舉手就可以大喊:我報警架,告你虐兒!
中國幾千年來家長式治國,皇帝最大,誰不乖,拖出去,斬!中國傳統文化更是根深蒂固,解革開放也只不過數十年間,哪能被西方的民主自由一下子衝破了這條根。看,在開幕式上,說的不也是千年文化!所以,誰阻住我發達,就打壓。
記得中學讀過王力的《請客》,大魚大肉叫了一桌其實只為顯示闊卓,飯後爭著付錢只為面子。這種情況從小跟著媽媽去的飯局也見得多了,對那篇文深有同感,並且印像深刻。中國人愛面子,尤其是在大國崛起之際,國際注視之點,怎能有任何差池。總之一切以國體為重,一切以國家利益為重,身為十三億之一的蟻民,不足惜矣。怎樣也得做場好戲給大家看,底下,是怎麼一回事,不揭尤是可,一揭難收科。
所以,奧運發生的那些憤憤不平的事,其實也不過是大國一貫作風,不是都見慣不怪了的?能讓你如此爆出來兼炒作,那才叫怪了。
但是,當我看到張藝謀的五千年歴史回顧,還是會目瞪口呆,我也佩服如斯大制作,兼想到以本國文化取勝。心想,外國人看到這些,一定比我更呆,皆因外國人喜歡中國文化一定更甚於中國人,許多中國人不也是喜愛外國文化更甚於本國文化嘛!而且,中國勝在人夠多,夠服從,較易控制。你一句為國捐軀,他死也光榮。這些,都是中國特色,給外國人看的,他們說好,就好!
不管怎樣,奧運始終都是運動員的。即使改名換姓,都是黑朣孔黃皮膚。制度及文明如何令人不滿都無法改變我們的確生長在中國這個事實。只憑每天新聞前聽的國歌與中國拿金牌播的那首一樣,我都會潛意識地想中國有好表現。即使Phelps的八金真的令人振奮,Shawn Johnson 和Liukin的體態動作樣貎都真的更有勝一籌,古巴女排的體力及毅力真的不在話下。但兩軍對壘時,支持點依然是中國。
尤其,中國女排在面對日本和古巴時都擺脫不了的反勝為敗,這次終於打破宿命連勝三場,那一刻真是大快人心。
不知為何,這次拿的金牌反而讓人有一種理所當然而非得來不易的感覺,身在主場,少不了主場之利,不像以前似有揚威國際吐氣揚眉之感。
有人說,中國運動員拿獎後的感受都是感謝國家培養,完全是共產國家的觀念表現。無錯,國家培養當然是想運動員為國爭光,無可厚菲。但在國家榮耀背後,何嘗不是運動員自己的血汗回報。
縱使,中國仍有很多文化水平低的人,仍有很多偏激至極盲目喧嘩的人,仍有很多很多讓人看不慣的真相,想改變,仍在遙遠的將來,想離開,卻逃不過。即使拿著他國護照,在異國人面前,即不是同類,亦不能認祖歸宗。
所幸,生活在香港。
嗯,拉得太長,但有啖氣,不吐不快。
不說不說還須說。看奧運。
我想問,像我們這般大的,誰不是被打大的?或是我特別頑皮,從小媽媽打斷幾支雞毛掃數不了,最後還是用織冷衫的冷針,鐵製的,不會斷,打下來,偏不哭,不求饒,再打。(還記得任性如我被打得瘋了拿起刀想同媽媽死過)這就是中國式的管教方法,哪像現在的香港,一舉手就可以大喊:我報警架,告你虐兒!
中國幾千年來家長式治國,皇帝最大,誰不乖,拖出去,斬!中國傳統文化更是根深蒂固,解革開放也只不過數十年間,哪能被西方的民主自由一下子衝破了這條根。看,在開幕式上,說的不也是千年文化!所以,誰阻住我發達,就打壓。
記得中學讀過王力的《請客》,大魚大肉叫了一桌其實只為顯示闊卓,飯後爭著付錢只為面子。這種情況從小跟著媽媽去的飯局也見得多了,對那篇文深有同感,並且印像深刻。中國人愛面子,尤其是在大國崛起之際,國際注視之點,怎能有任何差池。總之一切以國體為重,一切以國家利益為重,身為十三億之一的蟻民,不足惜矣。怎樣也得做場好戲給大家看,底下,是怎麼一回事,不揭尤是可,一揭難收科。
所以,奧運發生的那些憤憤不平的事,其實也不過是大國一貫作風,不是都見慣不怪了的?能讓你如此爆出來兼炒作,那才叫怪了。
但是,當我看到張藝謀的五千年歴史回顧,還是會目瞪口呆,我也佩服如斯大制作,兼想到以本國文化取勝。心想,外國人看到這些,一定比我更呆,皆因外國人喜歡中國文化一定更甚於中國人,許多中國人不也是喜愛外國文化更甚於本國文化嘛!而且,中國勝在人夠多,夠服從,較易控制。你一句為國捐軀,他死也光榮。這些,都是中國特色,給外國人看的,他們說好,就好!
不管怎樣,奧運始終都是運動員的。即使改名換姓,都是黑朣孔黃皮膚。制度及文明如何令人不滿都無法改變我們的確生長在中國這個事實。只憑每天新聞前聽的國歌與中國拿金牌播的那首一樣,我都會潛意識地想中國有好表現。即使Phelps的八金真的令人振奮,Shawn Johnson 和Liukin的體態動作樣貎都真的更有勝一籌,古巴女排的體力及毅力真的不在話下。但兩軍對壘時,支持點依然是中國。
尤其,中國女排在面對日本和古巴時都擺脫不了的反勝為敗,這次終於打破宿命連勝三場,那一刻真是大快人心。
不知為何,這次拿的金牌反而讓人有一種理所當然而非得來不易的感覺,身在主場,少不了主場之利,不像以前似有揚威國際吐氣揚眉之感。
有人說,中國運動員拿獎後的感受都是感謝國家培養,完全是共產國家的觀念表現。無錯,國家培養當然是想運動員為國爭光,無可厚菲。但在國家榮耀背後,何嘗不是運動員自己的血汗回報。
縱使,中國仍有很多文化水平低的人,仍有很多偏激至極盲目喧嘩的人,仍有很多很多讓人看不慣的真相,想改變,仍在遙遠的將來,想離開,卻逃不過。即使拿著他國護照,在異國人面前,即不是同類,亦不能認祖歸宗。
所幸,生活在香港。
嗯,拉得太長,但有啖氣,不吐不快。
事有湊巧
剛播完的午夜場《衝上雲霄》與《當狗愛上貓》,胡杏兒的角色,及那部份劇情,怎麼看了都覺得那麼相似。
那個男人患了絕症,想獨處,或想清靜,或不想拖累他人,走了去避世。那個女人知道了,追到天涯海角,眼淚鼻涕地一齊流,死纏爛打,說死也要一齊,死也不放手,死也要在身旁支持。那個男人掙脫,拖拉,眼淚鼻涕也跟著流。這時候,我會覺得那個女人為何要那麼煩,那個男人說要走便讓他走,再死纏換來的不過是厭惡,失了自已也失自尊。但偏偏就在這時,男人被死纏‘感動’了,軟化了,然後敗下來,在女人的懷抱裡,完完全全被收服。
嗯,女人勝了。因為她纏得夠徹底,得到想得到的那個男人。
看得我,目瞪口呆!乜哩招真係有效架?!如果唔係,又會炒完又炒?!
莫非,如果男人要走,死纏爛打真的有效?想獨處想安靜也只不過是如女人般口不對心?男人比任何女人都會心軟?只要,女人夠耐力?
我不懂心理學,猜來猜去也猜過不少。
一邊看一邊說,教壞細路女。電話那頭只顧著在電腦前忙,以笑避答。
那個男人患了絕症,想獨處,或想清靜,或不想拖累他人,走了去避世。那個女人知道了,追到天涯海角,眼淚鼻涕地一齊流,死纏爛打,說死也要一齊,死也不放手,死也要在身旁支持。那個男人掙脫,拖拉,眼淚鼻涕也跟著流。這時候,我會覺得那個女人為何要那麼煩,那個男人說要走便讓他走,再死纏換來的不過是厭惡,失了自已也失自尊。但偏偏就在這時,男人被死纏‘感動’了,軟化了,然後敗下來,在女人的懷抱裡,完完全全被收服。
嗯,女人勝了。因為她纏得夠徹底,得到想得到的那個男人。
看得我,目瞪口呆!乜哩招真係有效架?!如果唔係,又會炒完又炒?!
莫非,如果男人要走,死纏爛打真的有效?想獨處想安靜也只不過是如女人般口不對心?男人比任何女人都會心軟?只要,女人夠耐力?
我不懂心理學,猜來猜去也猜過不少。
一邊看一邊說,教壞細路女。電話那頭只顧著在電腦前忙,以笑避答。
劉學成作品展
本想把原稿貼上來,但顯得毫無誠意,決定用回blog文,放棄報文,不怕悶者,詳見8月14日本報。(我也不知道會放在哪疊,估計康文署之友都在副刊)
《乞泉齋內的水動山靈》
一個年青藝術家,估計三十不到。(不知為何,我分不清26-34歲之間男性的年齡分別)
有中國文化文學修養,談話誠懇溫文,而且我相信,絕對是怕醜之人。採訪時怕錄不到他的聲音,我向前進一小步,他便退後一小步,一直保持安全距離,三步之後,我已經在心內偷笑。但一談起文學,卻可以非常興奮。他能將讀過的詩詞或意境,用立體形象表達出來,將中國文學及書畫的意境融入裝置作品中,觀賞他的作品之餘,可從作品名稱與其詩詞來源做聯想,但我會更有興趣知道這些作品的實際用途。像是去了franc franc或log on,總要你猜想設計精美的產品下到底是何方神聖。
若能在展品附近列出作品名稱用途及簡介,會更好,不用我跑來跑去。
閙奧運
先是筲箕灣至杏花邨站,然後是銅鑼灣站,接著是上環站。或是以前沒有那麼多可疑事件,或是以前的可疑事件都不會如此大驚小怪,一個奧運把大家都弄得經神兮兮。
剛轟轟烈烈看完開幕式,這邊廂銅鑼灣站和上環站都上了即時新聞的頭條。今早打給中央民族合唱團的指揮閆伯政,有句話真是給說中了:現在北京正閙奧運呢,去哪都不方便。
「鬧」與奧運拉上關係的字眼,是前兩天在明報世紀版看到的,內地新聞從業員鄧志新寫《一起2008,一起「閙」運會》,講的是越打壓要求穩定,內裡越是騷動。閆老師說的「閙」或許是帶點京味的熱鬧與轟烈,說起來有點保留。讓做為中國人在驕傲的一刻帶有對其副作用的隱線不滿。
就是如此貼切。中國各處,都正閙奧運呢。
剛轟轟烈烈看完開幕式,這邊廂銅鑼灣站和上環站都上了即時新聞的頭條。今早打給中央民族合唱團的指揮閆伯政,有句話真是給說中了:現在北京正閙奧運呢,去哪都不方便。
「鬧」與奧運拉上關係的字眼,是前兩天在明報世紀版看到的,內地新聞從業員鄧志新寫《一起2008,一起「閙」運會》,講的是越打壓要求穩定,內裡越是騷動。閆老師說的「閙」或許是帶點京味的熱鬧與轟烈,說起來有點保留。讓做為中國人在驕傲的一刻帶有對其副作用的隱線不滿。
就是如此貼切。中國各處,都正閙奧運呢。
終於來了。
每天資訊爆炸,選舉,奧運,北京,抗議,打壓,剩餘其他的就好像是花邊。資訊分幾條線發展,除了主軸線正面發展,其餘的都曲線扭折。而人,是矛盾曲正綜合體。
說實在,潛著醞釀的七年,要在十九天內完全爆發,其力驚人。從切實參與的運動員,或是有份參一腳的計劃者,建築商,義工,民警武警,各類媒體,贊助者,從中撈一筆的不管甚麼人,更甚的是北京市民,直到擴大至黑頭髮黃皮膚,都血脈擴張,不管是為主軸的正面,或為曲折負面。而且,相信神通廣大的傳媒將會追踪這十九天後的中國,那才是遠源流長的可觀。
2003年前的洼里鄉與2008年後的鳥巢,03年前的平民生活與08年後的國家榮耀。都被沖昏了頭。
不管在這之前怎樣紛紛攘攘,要來的已經在眼前,當我們從新把眼光放在運動員身上時,這始終是件好事。
那時,我們讀中六,我們說08年可以去北京看奧運,悅爸會有辦法給我們找到門票,我們可以住悅家。誰想到了08年,悅是一個孩子的媽,被綁在香港。誰都沒再提去北京看奧運,因為被虛張聲勢的人潮嚇怕,但原來,只是虛張聲勢。
與過往一樣,守著電視看跳水看女排看體操看奧馬。
8月8日,凌晨,《築夢2008》。
說實在,潛著醞釀的七年,要在十九天內完全爆發,其力驚人。從切實參與的運動員,或是有份參一腳的計劃者,建築商,義工,民警武警,各類媒體,贊助者,從中撈一筆的不管甚麼人,更甚的是北京市民,直到擴大至黑頭髮黃皮膚,都血脈擴張,不管是為主軸的正面,或為曲折負面。而且,相信神通廣大的傳媒將會追踪這十九天後的中國,那才是遠源流長的可觀。
2003年前的洼里鄉與2008年後的鳥巢,03年前的平民生活與08年後的國家榮耀。都被沖昏了頭。
不管在這之前怎樣紛紛攘攘,要來的已經在眼前,當我們從新把眼光放在運動員身上時,這始終是件好事。
那時,我們讀中六,我們說08年可以去北京看奧運,悅爸會有辦法給我們找到門票,我們可以住悅家。誰想到了08年,悅是一個孩子的媽,被綁在香港。誰都沒再提去北京看奧運,因為被虛張聲勢的人潮嚇怕,但原來,只是虛張聲勢。
與過往一樣,守著電視看跳水看女排看體操看奧馬。
8月8日,凌晨,《築夢2008》。
那個女孩
或者,上輩子我是男生,或者,這輩子血液裡裝著同性戀傾向的因子。
大學時有位不甚熟絡的同學,每次上課都忍不住要偷看幾眼,不是特別漂亮,但會留住別人的眼光。化妝,但恰到好處。穿著不招搖,但就是讓人覺得舒服。最近大學聚,得知原來她寫食評,人氣爆盛。
朋友給了我她的BLOG。
原來,懂畫畫、懂日文(日文班的同學嘛)、喜歡槍械、懂吃、會做甜品、會寫食評,中產家庭,有家規家例,或者還會彈鋼琴,因為看到她家裡有鋼琴。連我都愛上了,有人竟說不是他杯茶。最驚訝是看到了她的男友。
對一個人有很高的評價,當然也期望他身邊那個同樣值得起高評價,但往往這是我們一廂情願。很多時,有些人的吸引力,不是一眼便看得出。
很傾慕這樣一個女生。
不知為甚麼,我一直覺得她會有台灣人的血統。我忘了問過KARBY幾次,也忘了她跟我說了甚麼答案。但這次在她的BLOG看到她把去台灣叫作回台灣。
記得有次在海傍,我說,分開的這些日子,我已經看上別的女孩。他訝異地看著我,信了。看,多有潛質變成同性戀。
大學時有位不甚熟絡的同學,每次上課都忍不住要偷看幾眼,不是特別漂亮,但會留住別人的眼光。化妝,但恰到好處。穿著不招搖,但就是讓人覺得舒服。最近大學聚,得知原來她寫食評,人氣爆盛。
朋友給了我她的BLOG。
原來,懂畫畫、懂日文(日文班的同學嘛)、喜歡槍械、懂吃、會做甜品、會寫食評,中產家庭,有家規家例,或者還會彈鋼琴,因為看到她家裡有鋼琴。連我都愛上了,有人竟說不是他杯茶。最驚訝是看到了她的男友。
對一個人有很高的評價,當然也期望他身邊那個同樣值得起高評價,但往往這是我們一廂情願。很多時,有些人的吸引力,不是一眼便看得出。
很傾慕這樣一個女生。
不知為甚麼,我一直覺得她會有台灣人的血統。我忘了問過KARBY幾次,也忘了她跟我說了甚麼答案。但這次在她的BLOG看到她把去台灣叫作回台灣。
記得有次在海傍,我說,分開的這些日子,我已經看上別的女孩。他訝異地看著我,信了。看,多有潛質變成同性戀。
關於工作
幾乎是沒有語言的工作環境,有進無出的困窘。
回家後對著blog卻又無話可說。白天看到的那麼多資訊卻無法好好整理出來,我說最近的稿要寫也只是兩三小時的事,只是採訪需時而已。倒是忘了wine fair的那份即將打沉我。
去了天火遺珍的展覽,若不是採訪,相信我也是由展期前諗說要去至展期完還未行動的又一錯過實例。看過張超雄的家訪情況,不管別人怎麼公民黨的兩頭草,看一般市民對議員的反應,應該算真實了吧。阿霞個案令我有很多感觸,怎麼算這一行也有得著。至少偷閒和琍琍見了面食了飯逛了街。同事說最近我的名字在分工表上開始紅了起來,但我卻感覺不到一絲急切的忙碌。
或者,這話說得太早。
我只是,有時候,很想見到你和妳,原來在沒有語言的工作空間釋放出來後,是如此渴望能和誰說些甚麼,即使是沒有內容的東拉西扯。
順帶,八月號外,講性。講得好,快去買!
回家後對著blog卻又無話可說。白天看到的那麼多資訊卻無法好好整理出來,我說最近的稿要寫也只是兩三小時的事,只是採訪需時而已。倒是忘了wine fair的那份即將打沉我。
去了天火遺珍的展覽,若不是採訪,相信我也是由展期前諗說要去至展期完還未行動的又一錯過實例。看過張超雄的家訪情況,不管別人怎麼公民黨的兩頭草,看一般市民對議員的反應,應該算真實了吧。阿霞個案令我有很多感觸,怎麼算這一行也有得著。至少偷閒和琍琍見了面食了飯逛了街。同事說最近我的名字在分工表上開始紅了起來,但我卻感覺不到一絲急切的忙碌。
或者,這話說得太早。
我只是,有時候,很想見到你和妳,原來在沒有語言的工作空間釋放出來後,是如此渴望能和誰說些甚麼,即使是沒有內容的東拉西扯。
順帶,八月號外,講性。講得好,快去買!
他說去墾丁。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If you remember me, then I don't care if everyone else forgets.
--Haruki Murak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