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好久沒有期待過這樣一場演講,但事世總是如此吊詭,越想要的偏就得不到。就如期待許久的梁靜茹,偏就因一萬零一次的出差錯過,就如今晚的龍應台,怎麼又是一萬零一次的需要晚上工作而錯過。
但幸好有網絡。
(謝謝小苗提供連結)
龍應台《大江大海1949》新書全球首發講座@HKU
她用文字講故事,她連講話都像在說故事。從沒想過她的聲音可以如此溫柔,一個外表強桿的女人。講英文是英文,講國語是國語,講台語還真是標準台語。
一個陸佑堂,她可以說出那麼多故事,或許比一個在那門口來來去去三年的學生更清楚。做學問嗎,這就是了。
書一出版就買了,內容在書還沒出版前也看過兩篇,(拜《明報》所賜),書到手卻沒遲遲不捨得看。台灣人,尤其是劉若英爺爺做國民黨將軍的那一代,龍應台書寫的那一代,都有一個欲說又止的故事,開口了,還先得「唉」一聲,故事講完了,也淚滿面。這些小人物,就像1945年九份金瓜石的村民,開口還是台語和日語的混和語言,身體就被時代推走了。
如果沒有堅強的靈魂,怎麼整理這些歷史?因此,我才會被她溫柔的國語嚇到了。
歷史我再怎麼讀都是很難理解的,因為記性差。但如果他是一個故事,就自然地化作感情而入心了。
-----------
在看龍應台前,每當同事問起最近有甚麼書介紹,我都只能說回答,我最近看了哪本書,講的是甚麼。對書內容的喜好與興趣,我覺得也是很個人的。但最近,我到處跟人說,看龍應台吧,快看龍應台吧。尤其這本1949。
雖然我還沒開始讀。
我要帶去台灣專心地讀,
這個把台北舊美國領事館,變成台北光點的女人。
-----------
與華文書世界最該有親蜜關係的文學院被說得連一位稍微出名的作家都請不來留不住,幸好港大做了件好事,讓她專心寫了這本書。心裡是明白的,讓她來擔任些甚麼文學科的教授,還不如讓她專心出書。
終極孤獨
你們若是來問我,我也說不清楚。到底發生了甚麼事?知道了又能幫得上甚麼呢,說一兩句安慰嗎?這個時候,若她不講,我們都不提,應該是最好的反應。她說:我終於明白了,不是妳不願意說,而是再無力跟我們交代。
我也只能把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來跟她講,這才發現自己的看法改變了不少,學著在兩人的世界中獨處。我看到自己慢慢地化了,這是悲哀的,但也是適者生存的結果。
與女友們聊天,是在觀望自己的狀態。
我們都一步步地學著,怎樣去愛。
需要放低姿態的我們,不是對某一個人,而是對生活,對愛,對每一件美好的事物放低姿態。難道你不覺得他現在的幸福,和他所愛的人在一起,那也是一個人的生活,一種愛情,一件美好的事嗎?為什麼你一可以放低你的姿態,欣賞他,然後,在一個給你機會的人身上,釋放出你自己愛的能量?
這才是我所領悟的愛,是很痛苦之後,很久以後,才領悟到的。愛情是自己的事,修為是自己的修為,無關和你演對手戲的那個人是誰。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終極孤獨的,可是我們可以擁有整個世界。
上上個禮拜的《星期日生活》,我終於知道前兩晚在Mc Cafe一直講不清楚的是甚麼,原來就是「放低姿態」。
有一天與Joy聊完,我突然總結出這樣一句話:我現在漸漸妥協,人的一生都是獨立體,再怎樣親蜜都有自己需要保留的空白,不能完全鑲貼無隙。這與王雅雋說的「終極孤獨」,都是同一回事,真的是需要很痛苦之後,才能領悟。
我也只能把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來跟她講,這才發現自己的看法改變了不少,學著在兩人的世界中獨處。我看到自己慢慢地化了,這是悲哀的,但也是適者生存的結果。
與女友們聊天,是在觀望自己的狀態。
我們都一步步地學著,怎樣去愛。
需要放低姿態的我們,不是對某一個人,而是對生活,對愛,對每一件美好的事物放低姿態。難道你不覺得他現在的幸福,和他所愛的人在一起,那也是一個人的生活,一種愛情,一件美好的事嗎?為什麼你一可以放低你的姿態,欣賞他,然後,在一個給你機會的人身上,釋放出你自己愛的能量?
這才是我所領悟的愛,是很痛苦之後,很久以後,才領悟到的。愛情是自己的事,修為是自己的修為,無關和你演對手戲的那個人是誰。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終極孤獨的,可是我們可以擁有整個世界。
上上個禮拜的《星期日生活》,我終於知道前兩晚在Mc Cafe一直講不清楚的是甚麼,原來就是「放低姿態」。
有一天與Joy聊完,我突然總結出這樣一句話:我現在漸漸妥協,人的一生都是獨立體,再怎樣親蜜都有自己需要保留的空白,不能完全鑲貼無隙。這與王雅雋說的「終極孤獨」,都是同一回事,真的是需要很痛苦之後,才能領悟。
書頁。
《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龍應台的香港筆記》。
前三本是台灣時報出版,後一本是香港的天地圖書。同是龍應台,最後一本最“難看”。每次拿起最後一本書,都在心中暗罵,這書怎麼做成這樣子!
紙質太厚太硬,重一點就算了,最難受的是厚的紙質很頑強,必須用很多力氣雙手拉著書頁。看久了,手指與手腕居然是會酸累的。而且經常看著看著‘霍’一聲,一邊的書頁就從拇指下溜掉合上了,讓人為之氣結。
為甚麼要用那麼厚的紙,越看越覺難受。
前三本是台灣時報出版,後一本是香港的天地圖書。同是龍應台,最後一本最“難看”。每次拿起最後一本書,都在心中暗罵,這書怎麼做成這樣子!
紙質太厚太硬,重一點就算了,最難受的是厚的紙質很頑強,必須用很多力氣雙手拉著書頁。看久了,手指與手腕居然是會酸累的。而且經常看著看著‘霍’一聲,一邊的書頁就從拇指下溜掉合上了,讓人為之氣結。
為甚麼要用那麼厚的紙,越看越覺難受。
改變。
你以為自己在一步步往後退,
從小到大建立的價值觀在崩潰,而你無力挽回。
後來你發現,那只不過都是成長中必經的磨練,
你需要改變。
改變自以為高高在上的觀念。
從崩潰的邊緣爬回來,
你說,你在學習接受不完美。
我笑,沒事的親愛的,
你開始看到完整了。
誰都不能一輩子一成不變。
從小到大建立的價值觀在崩潰,而你無力挽回。
後來你發現,那只不過都是成長中必經的磨練,
你需要改變。
改變自以為高高在上的觀念。
從崩潰的邊緣爬回來,
你說,你在學習接受不完美。
我笑,沒事的親愛的,
你開始看到完整了。
誰都不能一輩子一成不變。
僅能作伴。
這種事,都讓我們一退再退,讓我們謙悲得不能再抱任何期望,謙悲得想說的話就要迫不及待地說。
謙悲得只能相信信念。
是的,親愛的,從此在心底埋了個地雷,從此不斷考驗自己的EQ。
從此你懂得,再怎麼,人都是獨來獨往的,生是如此,死是如此,活著,也該是如此。
其他的,是伴,僅是個伴。
漸漸的,就不再那麼死心眼。
謙悲得只能相信信念。
是的,親愛的,從此在心底埋了個地雷,從此不斷考驗自己的EQ。
從此你懂得,再怎麼,人都是獨來獨往的,生是如此,死是如此,活著,也該是如此。
其他的,是伴,僅是個伴。
漸漸的,就不再那麼死心眼。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If you remember me, then I don't care if everyone else forgets.
--Haruki Murak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