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身女人的態度

終於能在這種日子不慌張不逃避且安然地渡過,與朋友為伴,沒有派對狂歡,吃個飯聊聊天,就過去。平靜淡然,也滿足。

一個女人若無法要避免地處於一個人的狀態,也不必慌張排擠,獨身也有獨身的生活之道,漸漸也就找到安身立命之處,即來之則安之,以自己的規則品味過活。女人經歷過甚麼,收起羽翼鋒芒,靜靜渡步隱隱透光,卻不失望。我就她能享受一個女人的生活,卻不沉溺宣揚築起高牆,看到最後,你會發現一個女人也有盼望,不尖酸孤僻。這是該有的,獨身女人的態度。

老虎的不辭而別

「Life of Pi裡頭的老虎不辭而別,我似乎可以理解。沒有最佳的道別方法,正如沒有最佳的分手方法一樣。怎麼樣的形式,怎麼樣的言語,也必然一蹋糊塗,亂七八糟。」


其實就是這樣子。

香蕉會浮嗎?

散場後我說,為甚麼老虎就不回頭看一眼呢?居然你回答,因為牠知道一入叢林就是死路一條,那是個感傷的分離,牠不要主人傷心,於是狠心地離開。我說,老虎始終有獸性。

從老虎的離開形式,我知道其實你一直不想信,離別的殘忍理由。而我原來只不過是介意要離別時沒有好好說再見。


我從側面下船,猶自不敢放手,害怕會在這短短的距離,在這兩呎深的水裡面溺斃。我向前看需要走多遠,這一看也是我最後一次看見理查.帕克,因為就在這一刻,牠從我上方躍過。我看見牠的身體,精力充沛得不可思議,在我上頭的天空伸展,像一道迅速移動的毛茸茸彩虹。牠落在水裡,後腿向外張開,尾巴高舉,躍了幾躍,就上了海灘。牠往左邊走,腳掌印在潮濕的沙上,但牠又改變了主意,轉過身來,就在我正前方走過,改向右邊。牠看也沒看我一眼,在沙灘上跑了一百碼左右就折道往內。牠的步態笨拙不協調,跌倒了好幾次。跑到叢林邊緣,牠停了下來表示我們的關係結束了。但牠卻什麼也沒做,只是目不轉睛盯著叢林。然後理查.帕克,陪我一起吃苦的同伴,激起我求生意志,可敬可畏的猛獸,繼續前進,從此與我的人生分別。
⋯⋯⋯⋯
我像個孩子一樣哭泣,不是因為終於戰勝了磨難,不是因為我的同胞手足出現,儘管這兩件事都讓我十分的激動,但讓我哭的主要原因卻是理查.帕克那樣亳不留戀的離開我。道別做得如此拙劣,叫人情何以堪。我是個相信形式,相信秩序的人,只要可能,就該給每一件事情一個合理的形狀。把每件事做個妥當的了結,這是生命中的大事,唯有如此你才能鬆手,否則你就會永遠都有該說卻未說出口的話,你的心會充滿懊悔。


這次笨拙的道別一直讓我到今天想起來仍心痛。我好後悔當時在救生艇上沒有看牠最後一眼,沒有稍微刺激牠,好讓牠永遠記得我。


我們都覺得老虎應該回頭,至少該看一眼共患難的同伴才離開,我們只不過把人類的主觀想往投射在野獸身上,想當然地以為牠們也會有感情。

在少年心中,仍然希望野獸也有感情的一面,即使他目睹老虎凶狠地咬走一隻羊。就如他小時候拿著肉,天真地認為老虎只會吃他手中的肉,不會咬他的手。

小朋友又怎會想像到老虎咬人的狠猛。我說,若不是爸爸出現喝止,或許老虎與少年,從此就能成為朋友。老虎只會吃他手上的肉,他們從此建立關係,少年會常去看老虎。獸性能收斂,源於對人類的信任。但是這樣一來,少年心中對老虎沒有了恐懼,在救生艇上也就缺乏了生存下去的激發點了。與同事談起這個話題,他說,這麼講,爸爸始終是救了少年的。

但我在看到爸爸以羊為誘的時候,覺得大人破壞了小朋友的世界。如果爸爸沒出現,或許老虎在少年的世界就不會是恐懼的像徴,可能會是伙伴。是大人先投放了不信任,老虎也就顯現了他的獸性。可是,這種沒有危機意識的伙伴關係,在困境中,就會變成致命傷。如果老虎與少年是伙伴,在救生艇上,當老虎餓極難那刻,少年就會被吃掉,到時他受的傷害可能更重。傷害可能不是被吃掉這麼簡單,而是在臨死前要承受背叛,這比純綷離別的傷痛,更嚴重。

所以,小朋友的天真純良世界一早被破壞,或者並非一件壞事。這是在看完電影後這麼多天,在一碗粥的宵夜談話中,從同事那裡得到的啟發。

關於信仰,同事又拋出第二個討論。我說少年最終信的不是具體的某個宗教,而是命運主宰。他最信的是自己卻也是最沒有自信,信命運安排卻不知道命運其實一直由自己掌控。

第二個故事才是事實,當少年在訴說親身經歴時才能觸動神經哭了。但我們情願相信第一個故事,即使是少年,也希望自己只記得第一個版本。我們不也這樣,往往因為發生的事太殘忍,而想像了另一個版本的故事,然後要自己想信殺傷力較低的那個版本。

關鍵在於,香蕉會不會浮。




妥協。

曾經有作者跟我說:妥協,是一種藝術。

那時我在堅持一處微小設計,一個小改動,就影響了書的感觀,我堅持,說那是設計師的用心。作者跟我說,有時候妥協,是一種藝術。為了「藝術」我放棄再爭論。最後設計師親自出馬,因為在行內已有一定的地位,他能說服作者把他的藝術變回他的妥協。

昨晚我們感嘆,到底人生的妥協點在哪裡?

今早有人說,即使已經年歲不小,也不應為了結婚放棄愛情。我們以為最終會是時間逼迫我們妥協,但至少要在價值觀與愛之上堅持。



If you remember me, then I don't care if everyone else forgets.
--Haruki Murakami